位於學甲的謝姓獅團金獅陣於2007年登錄為臺南縣傳統藝術文化資產,同時也是傳統藝術的登錄保存團體。現任團主謝仁德,平時在慈濟宮旁經營虱目魚料理店,煮魚粥、打魚漿是每天的工作,沒有招牌的鐵皮店面,卻在Google地圖上被標註「在地人才知虱目魚粥」。
每逢子年(鼠)、辰(龍)、申(猴)年的農曆三月保生大帝聖誕,便是學甲慈濟宮四年一度的香科盛會,民俗慣稱為「學甲香」,與西南沿海的佳里蕭壠香、西港香、麻豆香、鹿耳門的土城香並稱「南瀛五大香」。而學甲香最具特色的陣頭文化為「蜈蚣陣」與「金獅陣」,每年「上白礁」(遙祭中國泉州祖廟慈濟宮的祭典)由謝仁德領導的謝姓獅團便會出陣護衛保生大帝,威猛雄健的氣勢,是除穢淨壇的護駕先鋒。
金獅陣蛻脫自宋江陣,故在兵器、藤盾等器械的操演多有相似之處,但不同於宋江陣以「頭旗」、「雙斧」為號領軍,金獅陣以「獅頭」帶陣,故在武陣排布的規格不若宋江陣複雜,主要陣勢如:走七星、開四門、散獅、翻獅等,著重在獅頭身段步法的靈動力道,配合周邊旌旗揮舞與鑼鼓鬧騰,並接續單打、雙打和集體群打的分組操兵演武,為獅陣威助雄威氣勢!
談起加入獅團的因緣,謝姓獅團顧名思義主要是謝姓宗親子弟組成,但謝仁德卻是八歲時由羅姓過繼而來,從養母謝賢為姓。謝仁德當時家中有八位小孩,而養母在慈濟宮旁經營草蓆店,是地方上的奇人,總為人公親和事、排憂解難、仗義救急,因此特別受人敬重。謝仁德每天上學、下課時總會經過草蓆店,謝賢對他特別關照並親切地稱他「緣投仔」,後來便向羅家提出收養的想法,從此謝仁德便跟隨著養母一同生活,耳濡目染地學習藺草的採買、商業買賣與起會分利等工作,養成他做生意的精明頭腦與待人處世的圓融態度。
謝仁德在廿三歲退伍後回到學甲生活,街頭巷尾的長輩就說了句:「回來厝內,準備好進來了!」這在當時的庄內彷彿是種不用言說的默契,家鄉的成年男子有頭路維生了,就該參與地方公家的大事。當時要加入獅團也不是隨便就能參加,因為獅團出陣是地方重要大事,因此每天在爆汗奮力練習獅陣後,總會有慰勞犒賞的點心可以補充體力,偶爾也會有一些生活物資的發放,這在早年物力相對艱辛的年代,可說是極佳的福利,因此能入陣的青年,不論在品行、體力、態度都是一時優選,也會特別受到地方肯定。
自廿三歲入團,卅二歲開始擔任團長至今已卅七年,謝仁德依然精神飽滿,但隨著時代變遷,過去各陣頭的滿團盛景現已難見,謝姓獅團現在只有香科期間會出陣,謝團長感嘆道:每次香科都需要龐大的費用挹注與人力動員,標準的金獅陣配員要有天罡卅六人數,再加上鑼鼓等人員差不多就要六十人,一個多月的演練期間與出團,所有人員的飲食、行當、科儀等開銷,少說兩百萬起跳,團長自然責無旁貸要「傱(tsông)人」、「傱(tsông)錢」,不過經歷各種人生起伏的他也是很能隨順時代應變,像是今年的主陣人數只有廿八人,在不影響獅團出陣與編制調整下,就用經驗去彌補不足卅六人的行陣。
謝姓獅團是傳承自台南西港「烏竹林」金獅陣,烏竹林與謝厝寮、謝姓獅團都是謝氏宗親,而獅頭地位崇高具有神格,最早先的獅頭稱為「太祖先師」、「獅祖」,除了供奉於壇上的獅頭造型,亦有化作人形的樣態,而每科新獅頭都須經過其加持入寶,可謂是賦予獅頭神威的印證。今年適逢虎年,謝仁德特別以虎的意象融入獅頭,創作了俗稱獅虎獸的「彪」獅頭,往年當科的獅頭在香科圓滿後便會被化掉,但這頭「彪」獅頭因為其特殊性與威嚴靈感,受到陣內團員的愛敬,輪流請回家客座供奉。
金獅陣獅頭製作,不同於廣東獅頭或其他糊紙工藝是以竹篾直接編製骨架後上紙,而是先以土胚塑形製模以確定獅頭尺寸,製模的土則是挑選吉日前往曾文溪取底土,經過淘篩日曬後,混合水泥灌模而成粗模,再經過數次細修補裂後乾燥,另擇吉日作法為獅模開目。
當土模完成後,第一層便以金箔紙黏鋪為底,由於金箔紙本身便具有神聖象徵性,因此謝仁德會在每張金箔紙上加蓋「太祖先師」大印,並請下「太祖先師」坐鎮監工黏貼過程,可說是十分慎重的工序。在安好金箔紙後,便會在其上鋪設牛皮紙做第二層工序;過去是採用宣、棉紙一類的傳統紙材,但極具實驗精神的謝仁德在經過多種嘗試後,偶然發現工廠的包裝用牛皮紙極具韌性,能夠承受舞獅的力度不怕散架,因此他現在都改用牛皮紙作為主要用紙。
當牛皮紙均勻貼妥後,會再黏覆紅紗布增加纖維韌性與結構穩定度,其後再上一層牛皮紙,並以「暗八仙紋」紙與「七竅通寶錢」入寶,之後再以牛皮紙、紅紗布依序層疊至九層後待乾燥脫模,安上竹架與撐桿開始彩繪、安上獅被、獅尾,一隻標準的出陣獅頭才算完成,製作期間要審慎擇日並等候乾燥,因此一具獅頭的完成,往往需要耗時數月。
獅頭的製作有嚴格的規範,過去只能在獅團選出的弟子間教授,但隨著近年文化資產的保存意識提升,臺南市文化資產處也開始鼓勵傳統藝師開班授徒,培養新血傳承技藝,因此謝仁德也於2014年開始教授傳習課程,教導製作技術、彩繪等工序,不過真正要出陣的獅頭,依然是照規制,挑選吉日秘密製作,非正式傳人不得窺見細節。「這是出陣用的獅頭,就是有神,所以每一步要照起工路數!」他眼神堅定且認真地說著,這些嚴謹的「儀式感」便是讓紙糊的獅頭脫去凡胎,賦予神性的重要關鍵。
每次的香科,看見得不僅是熱鬧的文武陣頭保駕,精彩的藝閣綵燈隨香,這是護境安民的宗教盛事,其背後更是許多相關工藝匠師如:獅頭、藤編盾牌、竹木鑿作的工藝堅持。這象徵的不只是敬業的精神,更是庄頭動人的文化故事與情誼,在喧囂的炮聲與裊繞的香煙中代代傳承。
學甲謝姓獅團
臺南傳統藝術文化資產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91892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