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真 — 拳「打」瑜珈新體驗

在新營社區大學開設「拳瑜珈」課程的曾小真老師,其實已經在北部的社區大學及瑜珈教室有十多年的教學資歷。小真老師原先在一間公司擔任會計,當時只是下班後應同事邀約一同去學瑜珈,當作是放鬆身心釋放壓力的休閒運動,不久後瑜珈老師便注意到她的學習狀況很好,不僅動作確實也活潑熱心,因此培訓小真老師擔任種子師資,讓她擔任助教累積帶班經驗。小真老師也越來越深入瑜珈的領域,考取了瑜珈師資證照,後來適逢金融海嘯,讓小真老師服務的公司停業,也讓小真老師轉換職涯跑道,從業餘的瑜珈學習者變成專業講師。
拳瑜珈
成為瑜珈老師後,小真老師觀察學員的需求,其實多數是希望能改善身體健康而參與學習,但傳統的瑜珈課程強調的是投入長時間持之以恆的練習,對於想立即獲得改善的學員,漫長的體驗過程,反而造成他們的負擔與猶豫,因此小真老師思考著如何讓傳統的瑜珈課程有更顯著的幫助。她發現將瑜珈的身心訓練,結合中醫「經絡學」的保健觀念與「振盪」的原理,能夠讓學員立即深刻體驗到身體肌肉的放鬆,並且讓瑜珈的肢體伸展達到更深的程度,這樣的實驗結果讓小真老師信心十足,開始了她以「經絡瑜珈」、「拳瑜珈」為特色課程的契機。
小真老師笑說很多學員報名前沒仔細看課程介紹,以為跟傳統瑜珈課程一樣,不知道「拳瑜珈」是要來「討打」與「耐打」的,但也因此「打」出健康與好名聲,「打」出班級的團結與熱情,讓報名人數一下就爆滿,只好再加開短期班讓新學員有機會參與。小真老師積極地將「經絡學」的概念與應用,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她覺得最有成就感的部份是學員除了能夠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之餘,也能利用所學的技術幫助家人、親友。
弱勢關懷
近幾年小真老師也受邀指導身心障礙單位的院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小真老師感受到這些身心障礙的大孩子們,內心就像孩子般的天真與單純,為了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特別將運動的方式融入遊戲的方式來進行,每週從每個大孩子們眼中看到了對於拳瑜珈課程的期待與投入,長久下來,孩子們確實有顯著的進步。小真老師從這些身心障礙的朋友們身上,印證了他們也有著無限的潛能等待被開發,只要用對的方式引導,絶對有成長的空間。隨著高齡化的社會環境,小真老師也開始與長照關懷據點合作,開設年長者的體適能與保健課程,希望透過適當的運動與經絡的保養,讓長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都有所提升。


現在小真老師每週固定在台北、新營與永康之間往返授課,即便在交通上較為耗費時間,她卻覺得十分輕鬆快樂。從小看慣了北部的繁華景象,現在反而更欣賞南部的悠閒與慢活,細細品味著台南濃濃的人情味與不同的風俗民情,覺得每週南北的往返,就好像是在旅行一樣,小真老師更期待能將「拳瑜珈」課程推廣到更多的地方,讓自己也可以到台灣的各個鄉鎮去走走看看。
小真老師表示,她是用志工服務的心態,持續與社會的每個階層來作互動,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她需要幫助的地方,期望自己是一個小小的火苗,到各地為大家開啓健康的道路,也許日後能用上課的名義,達到全省環島的夢想呢,也因此她教學的年齡層越來越廣泛了,授課地點從原本的瑜珈教室,到現在的社區大學,再慢慢延伸到身障團體與老人據點。小真老師把「拳瑜珈」當作是自己人生的志業,她覺得能夠將更好的養身觀念與方法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每個人重新找回身體的主導權,重獲健康,這已經不單純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而是一種成就!是一種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