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及追蹤」作為第三部門在文化資產領域的培力和積累途徑

2023/10/18 鄭 安佑

-以古都基金會常民生活文化普查與潛力文化資源定觀為例

撰文: 鄭安佑[1]

前言

本文以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古都基金會」)之經驗,扼要說明將「普查及追蹤」性質的工作做為第三部門的實踐,將有助於組織內部的人員培力與量能積累,從而有轉化成果並進而推廣相關理念的可能。古都基金會成立於1999年,歷年相關實踐或可分成三大類,即第一類,針對文化資產的文化資產法法定相關工作,如歷史調查、規劃再利用。第二類,與「老屋欣力」相關之推廣,如老屋學校課程及出版。第三類,常民生活文化調查與實踐,針對當代臺南居民的謀生活動進行調查記錄。在本文中,首先將以第三類「常民生活文化」為例,說明透過適當的工具與方法,培力志工進行普查、訪談。進一步,再以第一類中的「潛力文化資源定觀」為例,說明普查成果從靜態的資料庫,轉化為志工動態的實踐。

常民生活文化

相對於2008年「老屋欣力」運動倡議的是透過對老房子適當的再利用和設計,造就都市歷史文化與建成環境的融合,古都基金會2015年啟動的「常民生活文化」計畫則透過普查,去看到當代市民在都市中如何營生。簡單地說,前者的主要對象是房屋,後者則是人。常民生活文化作為一個第三部門自發的普查計畫,自始性質上便不同於公部門招標或私部門委託,是更貼近於學術上的轉向與古都基金會的關懷的一項工作。[2]在這個計劃中,「志工」無疑是最重要的關鍵。首先,唯有透過志工人力之參與,一個約略以縣市合併前臺南市為範圍的普查工作才有執行的可能。其次,古都基金會也認為,志工從其參與、執行調查過程的經驗所提出對於「臺南常民生活文化」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志工的參與、想法,這個計畫才可能不流於一般的成果報告書,而盡可能地呈現由下而上的行動內涵。那麼,為了敦使志工能夠進行調查工作,一套基本的課程與訓練便是必須的。古都基金會目前每年定期招募志工,編有一套針對建築調查工作的課程,並且訓練志工運用調查票、地理資訊系統等工具。透過這樣的訓練,一方面得以確保調查成果之品質,另一方面也達到志工培力的效果。

2022年古都志工徵募—文資x常民x街道
2022年古都志工徵募—文資x常民x街道 文宣 圖/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潛力文化資源定觀

相對於法定的文化資產,古都基金會在2021年至2022年之間受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進行的「潛力文化資源普查及追蹤」其對象則是具有文化資產潛力,但目前並無文化資產身分的建物。廣泛而言,潛力文化資源與老屋,都是構成一個整體都市歷史文化環境很重要的一部分。相較過去數次性質近似的普查工作,本次普查及追蹤工作較徹底地定義了普查追蹤對象,以地理資訊系統確切地掌握調查對象資料,並且透過設置「審議小組」機制,逐步將為數甚鉅的潛力文化資源加以分級。在完成前述普查與追蹤工作後,古都基金會深感公部門在其執行能量與管轄幅員之間有其考量,因此便以前述志工課程為基礎,進行了所謂的「潛力文化資源定觀」,試辦一種由志工進行、小範圍、周期較短、事項較為單純的巡查工作。透過這樣的機制,可以將普查及追蹤成果從一個靜態的資料庫,轉化成動態的實踐行動,且得以持續更新資料庫內容,在相當程度上與公部門之業務互補。

結論

綜觀上述過程,基金會的志工,或者可以類比於社區大學之學員,在其學習過程中,相當程度上具有培力,並且是透過具體行動來達成培力的性質。在潛力文化資源與常民生活文化兩件事中,古都基金會均抱持著必須設計出一套泛用的執行方法與工具的出發點,這兩種行動中所使用的工具與方法,都是開放且適用於不同區域或縣市的。之所以有此考量,也是因為調查成果累積,其實是必須由一個在地深耕的社群團體,在一個屬於「地方」尺度的範圍內,才有可能進行。也能夠與由上而下,以一個縣市甚至跨縣市為範圍的公部門計劃相配套。

更進一步言,第三部門自發進行的調查,成果若能積累,都將成為該社群團體的資產,甚至是一種更具公共意涵的知識。本文最後便擬建議,或可以大新營區為範圍,針對潛力文化資產或常民生活文化,修正既有方法,逐步進行本地的調查與累積。


[1]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現職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並兼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2] 學術上的轉向指的是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吳秉聲教授與本文作者當時對於臺灣聚落研究建築史取徑的反省,關注都市聚落如何使人能夠(存)活。可參考鄭安佑、吳秉聲、徐明福(2018)〈現代化過程中「社會經濟—都市空間」的謀生景致—以1934年臺南市末廣町路、本町路與米街為例〉,《建築學報》(105):93-118,臺灣建築學會(TSSCI)。

鄭 安佑

目前擔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常民生活文化研究與實踐」主持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學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結束後至英國倫敦大學(The Bartlett, UCL)建築史學程研究,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候選人。在研究領域方面擅長建築史研究方法; 臺灣建築史、都市史、聚落研究;後殖民研究與多元現代性理論;地理資訊系統。

訂閱

訂閱台南通電子報,隨時隨地掌握在地情報

訂閱服務確認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訂閱失敗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Cat

TAINAN TONE 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台南在地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我要投稿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