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無形文化雖為無形,但其中保存方式也可以有形方式進行保存,例如利用現代科技(攝影、3D等方式)系統化記錄無形文化,使之檔案化。
而文化藝術檔案的典藏、詮釋與推廣,即是一個非常大的議題範疇,甚至可為其專設學術研討會去討論之。於2017年的全國文化論壇中由吳瑪俐副教授召集討論的分區論壇「支持藝文創作自由與培植美感涵養/文化創造力」的結論說明中亦提到之。
無形文化資產檔案紀錄與典藏之重要性
無形文化資產中的現代科技檔案紀錄與典藏為何重要,尤其是民俗與傳統表演藝術?因大多影像檔案多紀錄表演活動之成果,而疏忽紀錄藝術發展的過程,討論與排演應與成果有著相同的重要性,卻無保存的規劃。
2021全國文化論壇中則是以「文化生活」與「文化生產」兩大核心發展目標,呼應2021年「三感一力」政策—政策、歷史感、價值感、國際感和創造力。去梳理過去的文化基礎,在多變的時代中如何發揮創造力與產值,並在國際間創造國際品牌,得以讓文化生生不息,已變成台灣當今與未來的重大議題。爬梳這兩屆全國文化論壇中的重大議題可以聚焦於「文化藝術檔案詮釋與推廣為何重要?如何呼應文化生活與文化生產兩大核心發展目標」
文藝檔案的典藏可以使我們從中看見核心文化價值,經過價值詮釋後,方能成為文化再生產的沃土,當我們在討論如何透過本土文化內容生產與推廣時,才有所本,方能再共創文化價值。
文化再生產、文化轉譯案例
桃園市大溪的社頭陣頭文化,其組成與一般陣頭不同,百年前在當地由木雕、製餅等不同職業人士組成。每年624普濟堂關聖帝君誕辰的時候,社頭會聚集並端出最厲害的陣勢做遶境競賽,場面盛大,因而打響知名度。當地舉行俗稱「624遶境」,吸引百萬信徒參與,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入民俗及有關文物資產保護。活動由當地不同職業與地區人士組成的32個社頭團體舉辦,如今這項特有藝陣文化也出現在由漫畫改編的台劇《神之鄉》中,其劇情發展也與藝陣傳承議題緊緊相扣,以大眾易理解的劇情與對話,隱形中推廣了該種文化。以此為近年台灣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再利用與文化再生產的佳例。
而其他文化再生產案例,尚有利用歷史戲劇/小說「斯卡羅」帶動台灣歷史的推廣,並將在地文化推向國際;透過「茶金」描繪出1950年新竹北埔的製茶產業的歷史影像與眾生相。
而以上三例臺灣文化漫畫與歷史小說改編成影劇後,皆引起大眾的注意與興趣,甚至使大家在社群網站上紛紛分享心得與主動尋找那段台灣的歷史,同樣的,對人物塑造、歷史詮釋與真實性的批評與質疑也會隨之而來,因此在文化資產再生產與再利用的過程中,須慎重考據與詮釋。
反思與批判
然而,文化轉譯後再利用與再生產時,筆者認為必須考量: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核心,文化資產再生產再利用後,文化核心的「人」立足位置值得思考,透過物質文化的傳遞,無形文化資產本身核心價值是否已轉變? 而價值轉變對整體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有什麼影響?
儘管無形文化資產保存通過創新和創意手段讓它們能夠在現代社會中得到更好的展示和應用,但同時也可能帶來一些永續性危機,如:
-
過度商業化:當文化資產過度商業化時,將會破壞其傳統價值和意義,從而削弱了其永續性。例如,某些地方可能會為了吸引遊客而過度開發文化旅遊景點,將傳統的無形文化遺產轉化為商業化的產品和服務,這樣做不僅容易導致文化浮躁和削弱傳統文化的內涵,也容易對環境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
技術創新的過度依賴:當文化資產的保存和展示過度依賴技術創新時,可能會導致技術更新速度過快,無法跟上文化遺產的傳統保存方式。例如,某些地方可能會開發虛擬實境技術來展示文化資產,但這種技術可能會在幾年內被淘汰,從而影響文化遺產的長期保存和傳承。
-
創意保存的變形:當創意保存變成了一種流行文化,而非傳統文化的傳承時,就會削弱傳統文化的可持續性。例如,某些地方可能會開發流行文化產品,以傳統文化的元素為基礎,但這些產品可能只是在短時間內受到關注,之後便會被遺忘。
總之,在進行創意保存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平衡傳統價值和現代社會需求之間的關係,並確保文化資產的保存和傳承是可永續發展的,從而保證其能夠為人們所傳承和使用。